综上所述,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在微生物状态、生物污泥处理、废水处理方式、评价指标和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
活性污泥系统具有混合培养的、主要起氧化有机物作用的细菌和其他较高级微生物,形成一个具有不同营养水平的生态系统。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同属好气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则上要依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本质都是微生物利用自身引发的各种生化反应来降解污水中底物的过程。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影响活性污泥过程工作效率(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处理方法的选择与曝气池和沉淀池的设计及运行。
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在稳定性、抗冲击性、生物菌种耐温性等方面均能满足实际需要,并且处理装置易维护,技术可靠。普通活性污泥法又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传统方式。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管线和设备三部分组成。液流为有回流的推流式。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优势:生物膜法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在污水处理中,水处理填料生物膜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首先,生物膜具有极强的水质和水量适应性,能有效处理进出水,管理起来简单便捷,且运费成本较低。然而,对环境温度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气温会影响膜的活性和耐久性,可能导致膜损坏。
所以,生物膜法更适用于低浓度污水处理和要求优质出水的场合。剩余污泥产量少 生物膜中较长的食物链,使剩余污泥量明显减少。特别在生物膜较厚时,厌氧层的厌氧菌能够降解好氧过程合成的剩余污泥,使剩余污泥量进一步减少,污泥处理与处置费用随之降低。
水力负荷水力负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污水在反应器中与载体上生物膜的接触时问。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需要一定的接触反应时间作保证。水力负荷愈小,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间愈长,处理效果愈好。 水力负荷的大小在控制生物膜厚度,改善传质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膜总是在不断地生长、更新和脱落的,造成生物膜不断脱落的原因有:水力冲刷、由于膜增厚造成重的增大、原生动物的松动、厌氧层和介质的粘结力较弱等。生物膜法适用于中小规模污水生物处理,污水处理系统可以独立建立,也可以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
这层生物膜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而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下水道生物膜的形成演化 下水道生物膜的出现与时间密切相关,不同水质的下水道中生物膜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其表现出来的群落特征相差很大。据此,将下水道生物膜的形成演化划分为以下五个连续的阶段。
1、生物膜法优点: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而活性污泥法则容易发生污泥膨胀。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2、缺点:1膜造价高,使膜 - 生物反应器的基建投资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2 膜污染容易出现,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3 能耗高,能耗是造成MBR运行费用高的主要原因。
3、与活性污泥技术相比,生物膜法的主要优点有:较长的污泥龄,适于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的生长;溶解氧在生物膜上的梯度分布,为不同的微生物生态结构和代谢提供了条件;污水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抗冲击性强等,因此,适合处理工业废水。
4、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 对进出水的水质和水量的适应性极强。生物膜法管理便捷、运费低廉。生物法对环境的温度的要求很高,如果气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膜运行的活力,导致膜的损坏。此载体的比表面积对生物膜处理的效果影响很大。
5、生物膜法主要工艺方法有生物廊道、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对于受有机物及氨氮轻度污染水体有明显的效果。它的有机负荷较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此外,运行管理时没有污泥膨胀和污泥回流问题,且耐冲击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