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一)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变动的影响。
改变传统工业模式,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2改善环境3采用洁净能源,减少污染。
德国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对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鲁尔区是指“鲁尔区城市联盟”,总面积4435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鲁尔地区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基地,曾经为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乃至“德国经济奇迹”的创造发挥过重要作用。
改造煤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2)①积极发展高科技,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②重点放在精细化工方面;③治理污染,综合利用;④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小,技术含量高的工业。
1、交通建设也是整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尔区建立起完善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加上莱茵河的水运优势,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的物流条件,促进了经济的流通。科技发展被赋予了关键角色,鲁尔区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科研投入,以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最后,整治工作并未忽视环境改善。
2、交通设施的完善也是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尔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交织成一张高效的交通网,铁路货运量占德国的40%,且区内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接入高速公路,莱茵河的航运更是繁忙。科技在鲁尔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现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已突破原来的鲁尔煤田范围束缚,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鲁尔区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集中体现在其城市的职能演变上。
4、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原因,治理的措施如下: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①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②离铁矿区接近——西南靠近法国的洛林铁矿。③便捷的水陆交通——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稠密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④充沛的水源——这里有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等。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衰落则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起始于1968年,他们首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对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并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3、在交通方面,把建设综合性运输网络放在首位,发展区内快车线,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公里,同时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鲁尔区已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运输网。
4、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一)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变动的影响。
其次,为了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
①生产结构单一(内因)。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主要原因)。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外因)。鲁尔区的治理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综合整治的核心)。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各业平衡发展。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工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甚至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3)加强交通建设。
交通建设也是整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鲁尔区建立起完善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加上莱茵河的水运优势,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的物流条件,促进了经济的流通。科技发展被赋予了关键角色,鲁尔区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科研投入,以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最后,整治工作并未忽视环境改善。
鲁尔区拥有密集的铁路网络和高速公路网。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以维持经济发展。重工业区污染严重,通过工业污染治理和大规模植树造林,已经改变了这种状况,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 走进欧洲第十一站-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资源 上个世纪初鲁尔工业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年 鲁尔发展纲要 第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对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将采煤业集中到赢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鲁尔工业区是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重化工业见长的重工业区,二战前由于煤炭资源丰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就业情况良好,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同时,这些老工业城市还需应对环境污染、地陷区安置和贫困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东北地区需从长远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鲁尔工业区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第一,制定总体规划。鲁尔区发展初期,缺乏对土地利用、城镇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造成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区域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为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